山上遍地開滿了一株株小巧可人的鼠麴草,
早就想採來做草仔粿了,
只是當時對於藥草一竅不通,
也不知要到哪兒去採,
也就作罷;
這回剛好被VICKY的娘發現到,
便邀我採了一大袋回家.
VICKY娘說她們小時候常常都要做粿,
只是長大結婚後忙著工作照顧家庭,
日子一久,
也忘了作法如何..
看來我還得上網做做功課才行.
鼠麴草採回家後先洗淨再入滾水中川燙,
(有人說滾水中可放些小蘇打粉,可使顏色更翠綠,但我沒放只加塩而已)
燙好後,擠乾水份裝進袋子中放冰箱冷凍,
這樣可以保存很久,想用隨時都有,很方便.
這回做粿,我想嘗試用糯米來做,娘說這樣做起來才會QQ的.
用了近一斤的圓糯米+約100G左右的白米洗淨浸泡三小時,
放至調埋機打成米漿,
再倒入豆漿袋中,拿到洗衣機中按脫水,
糯米粉就這樣完成囉~!
(我跟娘說我把它拿到洗衣機中脫水,
她竟一直笑個不停..
網路上就有人這樣做咩,
正規作法是要用壓的,
但我用快速懶人法...)
去水後的糯米粉拿一小部份和一點冷開水捏成數小片放至滾水中煮至浮起即成粿粹.
糯米糰+粿粹+川燙後切碎的鼠麴草+糖+少許油一起揉成滑Q的糯米糰.
把糯米糰分割成每個50g共約16個.
包上炒好的餡料後兩面各塗上一層沙拉油放到包子紙上,再放進蒸籠裏;
鍋中放水煮滾後,放上蒸籠,以中小火蒸約15分鐘即可.
第一次做鼠麴粿,
外型壓得有點過扁,
娘要我去買個卡通圖案的小模型來做~!!
這就是鼠麴草~
聽說下圖這草也能用來做草仔粿,
叫啥名稱我也忘了,
(娘有說,但台語我聽不懂啦~!)
但做出來的口感和香氣不如鼠麴草~!
2010.03.10.
到街上雜貨店買東西時,
順便請教多才多藝的老闆娘鼠麴粿的作法後,
回到家我又用糯米再做了一次,
做個小筆記,免得下回要做又忘了.
材料:1.圓糯米約680g + 白米約230g洗淨後從前天下午5點多開始浸泡到隔天8點.
(應該不用泡這麼久啦,純實驗~~)
2.把所泡的水倒掉,
放入2700 cc的水及川燙好的鼠麴草入調理機開到最大攪拌約2分鐘.
3.把攪好的米漿倒入豆漿袋脫水,
秤得米糰約900g
4.取約50g的米糰做成粿粹與米糰、約50g的糖及川燙後切碎的鼠麴草揉至Q滑不黏手,
分割成每個50g,包入內餡,可做18個鼠麴粿.(如最上圖)